菌絲長滿袋后過一段時間,袋內(nèi)出現(xiàn)大量黃褐色水珠,這是出菇的前兆,即可適時轉(zhuǎn)入出菇管理。
(1)拉大溫差,刺激出菇:平菇是變溫結(jié)實,加大溫差刺激有利于出菇。利用早晚氣溫低時加大通風量,降低溫度,拉大晝夜溫差至5~10℃,以刺激出菇。低溫季節(jié),白天注意增溫保濕,夜間加強通風降溫;氣溫高于20℃時加強通風和噴水降溫,以拉大溫差,刺激出菇。
(2)加強濕度調(diào)節(jié):出菇場地要經(jīng)常噴水,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%~95%。在料面出現(xiàn)菇蕾后,要特別注意噴水,向空間、地面噴霧增濕。切勿向菇蕾上直接噴水。只有當菇蕾分化出菌蓋和菌柄時,方可少噴、細噴、勤噴霧狀水,補足需水量,以利于子實體生長。在采收一、二潮菇后,菌袋內(nèi)水分低于60%時補水。將菌袋兩端料面剝?nèi)?~2厘米,見到新料茬,用竹簽渣幾個孔,放水中或營養(yǎng)液中,浸泡8小時。
(3)加強通風換氣:通風換氣低溫季節(jié)每天1次,每次30分鐘,一般中午噴水后進行;氣溫高時每天2~3次,每次20~30分鐘。通風換氣多在早、晚進行,切忌高濕不透氣。通風換氣必須緩慢進行,避免讓風直接吹到菇體上,以免菇體失水,邊緣卷曲而外翻。
(4)增強關(guān)照:散射光可誘導早出菇,多出菇;黑暗則不出菇;光照不足,出菇少,柄長,蓋小,色淡,畸形。一般保持菇棚內(nèi)“三分陽、七分陰”的光照強度,但不能有直射光,以免曬死菇體。
(5)注意事項:出菇棚內(nèi),應按菌絲的成熟度分畦堆放,使出菇整齊一致,有利于同步管理。菌袋進入出菇管理時,先解開兩頭扎口,不要急于把袋口完全張開,以防料表面失水干燥,影響正常出菇。
(6)覆土出菇:袋栽平菇一般出兩潮菇后,經(jīng)過補水管理還能繼續(xù)出菇,但出菇少,菇體小且不爭氣,經(jīng)濟效益低。采取覆土出菇,則有利于增產(chǎn)。覆土的方法是:在菇棚內(nèi)開溝整畦,挖寬1米、深20~30厘米、長度不限的溝畦,畦與畦間留50厘米寬的人行道。將出過兩潮菇的菇筒兩頭料面清理干凈,脫去塑料袋,截成兩段,豎直排放在溝畦內(nèi)。然后用肥沃菜園土填充菌筒間的縫隙,并蓋于菌筒表面,厚0.5~1厘米。覆土后,在溝畦內(nèi)灌大水一次,以浸透菌筒為宜。在出菇適溫條件下,7天左右菌床上就有菇蕾出現(xiàn),按出菇要求進行管理,可繼續(xù)采菇4~5潮。
(7)采收期管理:當菌蓋顏色由深變淺,下凹部有白色草狀物,菌蓋邊緣開始上卷,孢子尚未大量散發(fā)時,即達七八成熟,為采收適期。
|